今早帶妮妮去放風!
終於沒有下雨了,等下換我跑步。
昨晚有進clubhouse一個很有意思的房間,是溝通師與獸醫師的對談,裡頭四位溝通師都是我認識的,聽著大家闡述自己的想法發現溝通師也各有自己的風格,這裡的人應該都不陌生我提過幾次玩玩媽,我對妮妮有想要知道的地方也會請玩玩媽協助,我很認真的聽她說話,就知道為什麼我們兩個這麼契合,我們的共通點是在自己的身份裡搭配實務經驗來提供協助,讓一段不論在哪個階段的人寵關係找到平衡與舒適度,另外一位我很喜歡的溝通師是樂樂姐,我們真的可以聊好久好久啊...
昨晚我在想溝通的本質是什麼....
我認為溝通的目的是達到意見的交流,要交流,就是你要願意聽我說、我也願意聽你說,我們重新找到屬於現階段的平衡。我的經驗是不要以為溝通很容易,光是願意聽對方說就打掉一堆人,這個「願意」能夠成立,在於先清出自己一部分的空間,讓對方的話語能進入自己,也就是「傾聽」,你們覺得傾聽容易嗎?從開始練習TTouch個案開始到現在,我一直都在練習傾聽。
一個人會做什麼樣的選擇一定有他的理由,他為什麼會去找溝通師?他為什麼會徬徨?他為什麼會恐懼?為什麼會無法做決定,都有他背後的原因,可能是挑戰到他內心的價值觀,可能是牴觸到他的內在需求,如果不先意識到這一點,不管是哪種需要「信任」為基底的關係,恐怕都不好建立。
又,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呢?
前陣子與心理師以「面對寵物生命後期」為主題的對談中,我學到沒有什麼決定是對和錯,只是都是不一樣的選擇,每個選擇都是對應到自己的價值觀,所有所有終究要回到這個飼主與這個動物個體他們的關係,他們對生命的價值觀,而所有的選擇,也只有飼主可以做決定,終究都是要回到自己的內心,逃不了,也沒有人可以幫你扛起這部分,你也不能把責任丟給別人,溝通師不該扛、獸醫師不會扛,因為這是你要做的選擇和扛的責任。
另外我想說的是,當對方表面上有在聽你講,但內心已經翻了無數次白眼和貼你標籤,別以為這些念頭都沒有轉成聲音講出來對方就感受不到,感知是很有趣的事。
如果我們相同的目標都是幫助到動物,當溝通師已經是一種擋不了的趨勢,可以怎麼做讓一切更有幫助?這更是值得思考的事情。